4月15日,2021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通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工程伦理培养”分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绿色引领创新·使命驱动未来”为主题🍶,探讨绿色化工体系的发展和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化工科技人才培养,推动化工学科与新兴学科产业的交叉和创新。

系主任王铁峰主持论坛
北京凯发K8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化工系,负责“通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工程伦理培养”分论坛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旨在促进高校间围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工程伦理培养进行深入交流,强化工程伦理教育。该论坛由北京凯发K8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化工系主任王铁峰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修光利教授共同主持。由北京凯发K8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朱兵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吴雪梅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修光利教授做主题报告🧚🏿♂️。朱兵教授以“在专业认识起步阶段渗透SDGs教育的实践初探”为题,介绍了北京凯发K8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化工系结合《化学工程与高分子导论》课的改革实践,运用国际接轨的可持续发展“通用语言”⚫️🌂,启发学生在课程全过程中思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化学工程的关联,在专业认识起步阶段“扣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第一粒扣子”⛲️。吴雪梅教授以“工程认证中的通识教育”为题🧘🏻♂️,回顾了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以及通识教育在工程认证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数据🥃,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的教育实践🧆,表达了专通融合的工程教育理念。修光利教授以“EHS通识教育体系设计和实践”为题,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关于EHS课程体系的建设🧑🏻🎨,跨专业领域邀请业界一线的EHS专家进入课堂,积极开展与学生的线上互动问答👳🏻♀️,用实例引证法律原则👨🏽🦳,以求立德树人,塑造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他认为化工从业者应该是EHS理念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要改变社会大众“谈化色变”的观念👶🏻。

朱兵教授、吴雪梅教授❄️、修光利教授作报告
交流报告环节中,天津大学袁希钢教授回顾了工程伦理守则的编写和发布过程,表示职业道德和工程素养已成为专业人员必备的要求,受教育者既是未来的工程师🙉,必须意识到将来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北京化工大学隋刚教授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平台等多方面介绍了其所在院系人才培养理念,强调思政课程贯彻课程教学。华南理工大学张正国教授介绍了 “新工科F计划”,从思想力⛈、学习力📡、行动力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要求,制定含思政内容的课程大纲,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化工安全课及设计大赛等。浙江大学陈丰秋教授介绍了工程师学院成立的目的和意义1️⃣,大力推动企业进课堂👃🏿、推行项目制、多学院联合交叉培养等方面经验🤽🏽♀️。南京工业大学贾红华研究员从经济高速发展与工程质量问题多发、安全事故频发🔚、与民众期待的落差为切入点,表达了“三全育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四川大学吉旭教授介绍了四川大学“化工+X”的多元化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指出多元化额基础就是通才教育,从对于发展的理解、认知的层次、知识表达体系三个方面介绍了通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浙江工业大学贠军贤教授表达了对化工面向新工科工程伦理教育的认识,强调了工程伦理的核心是科学精神和国家情怀。

论坛现场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在 “碳达峰与碳中和”要求下,如何进行工程教育和工程伦理教育🥷🏼;面对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趋势🫚🧛🏼♀️,从教育角度如何更好的使化工与AI深度融合;如何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化工教学中等问题展开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中国化工学会🉑、相关高校化工类院系👨🏿🏫、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人员线上线下参加会议🦤𓀂,反响热烈。

赵劲松教授做大会报告
在大会闭幕式上,化工系赵劲松教授受邀做了题为《工程伦理—未来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的报告🙆🏻♂️,对会议进行了很好的总结。这次成功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为相关化工学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